税费优惠、降低成本、金融支持、便民利企……6月12日,记者从省政府获悉,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物流行业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河南将采取20项举措,推动物流行业纾困解难和恢复正常运行,更好发挥其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该政策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其中有明确适用期限的除外)。 减免缓 一揽子税费优惠政策 落实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为物流行业减轻负担。 ...
企业上市是拓宽融资渠道的重要支撑,是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经开区财政局(审计局)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不断改进服务模式,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和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做强做优,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集聚更多资源、增添更强动力。 “四精准”培育上市后备力量。该局根据经开区企业实际情况,积极推动企业对接不同层次资本市场。按照“精准筛选、精准培训、精准辅导、精准服务”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引...
10个方面、155项具体任务——6月9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获悉,省政府印发《河南省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对10个方面、共包含155项具体任务,明确了任务书和时间表。 财政政策落地见效 《方案》提出,我省将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在已出台的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等6个行业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按月全额退还基础上,将批发和零售业,农...
省政府新闻办6月8日举行河南省“奋进十四五 建功新时代”系列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我省“十四五”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开放强省建设规划的有关情况。会上明确,未来五年我省将通过“两步走”,加快开放经济发展,助力开放强省建设。 会上透露,作为统筹开放各领域未来五年发展的“施工图”,去年底省政府印发实施的《河南省“十四五”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开放强省建设规划》,对建设现代化河南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明...
6月1日下午,郑州市郑东新区“万人助万企”线上银企对接“助企纾困”专场成功举办。数字郑州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市郑东新区建设开发投资总公司、邮储银行、郑州银行、郑州农商银行等机构从自身发展特色出发,重点推介了多款助企纾困金融产品,以帮助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该活动是在郑州市金融工作局指...
市政府近日发布《郑州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构建高能高质高优“153N”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规划》明确,要构建高能高质高优“153N”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1”是聚力打造“1号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5”是提质发展新能源汽车、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五大特...
国际重要期刊检索库收录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从152种增至257种,刊均影响因子从1.13升至4.4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世界一流期刊建设提振了创新自信。这是记者从日前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我们有一批优秀期刊已经跻身国际前列。”中国科协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说,我国已有25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学科排名进入国际前5...
昨日,记者从郑东新区管委会了解到,郑东新区出台助企纾困十条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入开展,切实为企业减负增效。 政策规定:二季度迁入东区,在东区无自有办公用房且已统计入库的建筑业总部企业,其本部租用自用办公用房按全年租金的20%一次性给予补助,最高补助50万元;年底前迁入东区的,其本部租用自用办公用房按全年租金的10%一次性给予补助,最高补助30万元。 对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二...
记者昨日从郑州高新区创新发展局获悉,高新区共有99家企业入选2022年度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拟认定名单。至此,高新区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家,占全市的36%;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6家,占全市的31%。 “专精特新”企业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近年来,郑州高...
6日,记者从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了解到,截至目前,面积0.28平方公里的自贸区郑州片区金水区块,“区内注册”的市场主体达2000多家,“小区块”走出了“大开放”的新路子。 据了解,通过实施“一个地址注册多个营业执照”的集群注册管理办法,金水区块为企业提供集中注册地址,帮助企业在自贸试验区内完成登记,平均为每家企业节约房租、刻章等各项开办成本近8000元。这一模式,不仅破除空间限制纳...
昨日,记者从郑州市1~5月份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了解到,今年前四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分别高于全国(4%)、全省(6%)平均水平2.7个、0.7个百分点,在35个大中城市中排名第14位。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2个,总签约额579亿元。 工业投资大幅增长。前四个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9.4和3.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固定投资增速25.8个...
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保民生、稳经济促发展。记者昨日从市财政局获悉,市财政局坚持政策资金靠前发力,仅用两天时间,拨付5619笔奖补资金共计7.9亿元,惠及企业4052家。 该笔奖补资金主要涉及领域包括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惠民、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补助、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科技研发平台载体等。 为让资金顺畅到达企业,市财政局主动靠前服务,协调市科技局、郑州银行、数字郑州技术人员等...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河南省交通运输稳经济促增长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获悉,今年以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克服全国和省内疫情多点散发等超预期的困难影响,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628亿元,占年度目标1213亿元的51.8%,超过时间节点目标10.1个百分点,投资总额和年度目标完成比例均创历史新高,提前一个月实现“双过半”。 据初步统计,1月~5月,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所有分项均实现完成投资超时间进度目标。其中,普...
“同学们、朋友们,我们都随时敞开怀抱迎接你的到来,成为二七的‘合伙人’,让我们共同在这片热土上创新创业,施展才华,追逐梦想……”5月31日下午,二七区委组织部负责人化身网络“主播”,携260余个优质岗位,在线招才引智。 这是二七区举办的“青春政好 才聚二七”暨“人才政策宣讲+直播带岗活动”专场网络直播巡回云引才活动现场。活动于当天下午3:00准时上线。 此次活动采用线上“直播带岗”和郑州—西安...
记者昨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近日联合印发《2022年河南省重点外资项目推进计划的通知》,对我省174个外资项目加强重点保障,推动重点外资项目加快建设。 据了解,这174个项目总投资1352.24亿元,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471.15亿元。涉及传统产业项目85个,总投资611.62亿元;新兴产业项目53个,总投资393.16亿元;未来产业项目8个,总投资29.5亿元;现代服...
5月27日上午,由郑州市郑东新区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正式拉开序幕,郑东新区管委会三级调研员李建军参加直播间活动并致辞。 郑东新区组织人社局举办“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是为了搭建企业与高校毕业生、求职人员之间的用工对接平台,用直播带岗的形式,克服疫情的影响,促进稳就业、保居民就业。组织该活动也是落实省、市党委政府和郑东新...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关心科技工作者,战略擘画大国创新,让创新成为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在习近平总书记领航下,中国正在向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程奋进!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必须走出一条新路,...
5月28日,全省智慧岛建设推进现场会在郑州召开。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推广中原龙子湖智慧岛标准化模式,确保年底实现智慧岛双创载体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全覆盖。 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中原龙子湖智慧岛,省发展改革委、郑州市政府介绍了有关情况,部...
大力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是河南在新时代坚定“走自己的路”的新思维和新实践。着眼未来30年发展,我省要在传统产业上高位嫁接,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打造新引擎新支柱,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就是要摆脱“跟跑”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敢于到全新的、更公平的“赛道”上,实现真正的发展和赶超。要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牢牢锚定科技创新“关键点”...
近日,我省发布了2021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群体的感人事迹。荣获今年省科技杰出贡献奖的中国工程院王家耀院士,多年来不断引领中国地图学的现代化“升级”进程;102岁的郑大一附院眼科教授张效房先生,至今坚守在科研工作第一线;从一粒花生种子做起,正阳县花生研究所所长余辉长年深入田间搞科研,为百姓铺就一条百亿产业的致富路……他们身上集中呈现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