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重磅发布了《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研究报告》,作为河南省内唯一上榜地域,金水区再次强势入围,稳居第8名。 创新生态、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成果,地区生产总值、R&D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赛迪创新百强区(2023)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的城区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区创新环境、服务、主体、成效等城区创新要素进行系统评估,开展全面分析。 记者...
年底前,“河南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标准规范基本建立,省级和郑州、开封、平顶山、鹤壁、濮阳、信阳等试点市完成区块链公共基础平台开发并在政务云部署。3月29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获悉,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链”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我省将建设具有河南特色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打造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创新高地。 按照目标,2023年年底前,“河南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标准规范基本建...
昨日,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市委、市政府日前印发《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国家、河南省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锚定发展目标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市民营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6%;民营经济在全市技术创新成果中的比重达到75%左右;吸纳就业占全市城镇就业的比重达到85%左右;民营经济经营主...
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给予1000万元配套奖励,对国家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第一完成单位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参与完成单位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配套奖励。这份“科技大礼包”,你觉得咋样?3月28日,记者从郑州市科技局获悉,《郑州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四类情况“真金白银”奖励 根据《细则(征求意见稿)》,我...
3月28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2022年年底,全省共有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545个;全年签订技术合同2.24万份,比上年增长27.2%;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25.30亿元,增长68.4%。其中,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破千亿元。 据悉,截至2022年底,全省省级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达964个,其中国家级50个。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3345个,其中国家级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6个、省...
近日,工信部公布第二批5G应用安全创新推广中心名单,来自河南等13个省(区、市)的15家主体入选。其中,由三六零中宇鸿创(河南)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5G应用安全创新推广中心(河南)顺利入围。这标志着河南5G安全创新能力、应用示范能力已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据了解,此次,5G应用安全创新推广中心(河南)从全国60多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继河南移动牵头组建的工信部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河南)后,...
2022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公布——3月28日,记者从省政府获悉,根据“关于2022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评选出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外籍专家河南省科学技术合作奖、河南省自然科学奖、河南省技术发明奖、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据悉,我省决定授予康相涛教授、龙伟民研究员2022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授予余国营教授等4名外籍专家河南省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亚洲棉的生物学贡献及其...
3月26日举行的202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北京上奇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了《民营经济驱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研究暨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报告,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45位)、郑州汽车产业集群(60位)、郑州现代食品与加工集群(67位)入选百强产业集群榜单。 这份报告以全国2000多个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在主导产业、集群企业数量、民营企业贡献率等基础上,从创新能力、发展潜...
记者昨日从高新区创新发展局了解到,河南省工信厅公布2022年度河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郑州高新区共有742家企业入选,数量占全市27.5%,居全市第一。 据了解,本次河南省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是为了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梯度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等目标。为新时代推进“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化郑州建设提出了新命题。 目前郑州市传统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1)传统产业附加值偏低,产品竞争优势弱。从发展方式上看,郑州市传统产业发展仍然较粗放,高端产业少、产业链条短且多处在价值链中低端。行业龙头企业少、缺乏...
昨日,由郑东新区管委会、郑州中原科技城管委会主办的“智汇郑东”系列招聘活动新闻发布会暨中原科技城专场招聘会举行,副市长陈宏伟出席活动。 此次活动既是贯彻落实省市“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部署,加快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的重要举措,也是主动服务高校毕业生来郑留郑、加快推进青年人才集聚,共同推进中原科技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超聚变、海康威视、北理工郑州研究院等...
记者从昨日在台州举办的202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获悉,北京上奇产业研究院联合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发布《民营经济驱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研究暨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报告,其中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位列河南第一。 据了解,报告以全国2000多个产业集群为对象,在主导产业为制造业及其细分领域,集群产值不低于300亿元人民币,集群企业数量不少于3000家,民营企业贡...
从老旧材质到智能化设施的应用,从老旧芯片到电子电路的升级更换……中原区莲湖街道把“万人助万企”活动走深做实,积极落实各项科技创新优惠政策,推动科技企业积极申报高企认定,助推企业创新发展。科技赋能下,不少企业正从传统“制造”向“智造”转变,点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走进位于“四个中心”的郑州美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应用新购进的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设备紧张生产。这种经过改进技术生产出...
3月23日,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在北京举办“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来自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的专家莅临指导。 研讨会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副所长胡红梅主持。郑州市工信局党组副书记刘延龄系统介绍了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专家就郑州...
自2023年3月22日起,在河南省的部分纳税人中开展数字化电子发票试点,使用电子发票服务平台的纳税人为试点纳税人,具体范围由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确定。 22日,记者从省政府获悉,经国家税务总局同意,决定在河南省开展数电票试点工作。 据悉,河南省纳税人通过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开具发票的受票方范围为全国。也可作为受票方接收由广东省、上海市、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厦门市、天津市、青岛市、重庆市、大连...
记者昨日从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获悉,截至3月20日,“郑好办”APP已正式上线运行三周年。三年来,“郑好办”锚定“一年起势 两年成势 三年胜势”的建设目标,始终聚焦民生关切,已逐步形成涵盖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等功能的城市级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市居民和企业提供便捷、精准、高效的办事服务。 据悉,截至目前,“郑好办”累计上线2509项服务事项,累计注册用户数达1818万人,最高日活跃用户超340...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振企业信心、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中原区人才工作协同发力、提质增效。今年以来,中原区委人才办牵头组织在辖区内全面开展“百家企业上门服务行动”,计划全年服务辖区企业200余家。 “百家企业上门服务行动”通过座谈交流和现场调研的形式,深入辖区重点企业逐一开展走访、宣讲、问需等服务。下沉走访深入了解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情况、摸排企业人才结构现状、征集企业人才需求类别,帮助企业探索解决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的征程,号角嘹亮。新的春天,意气风发。抓早赶前,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激发活力,创新动能茁壮成长……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本报今起开设《郑州高质量发展的N个切面》专栏,通过体验式采访,带您走进建设现场、企业车间、千里沃野,一起感受郑州发展的坚实脚步,携手奋进,勇毅前行。 “我们生产的设备能帮助气态氢转化为液态氢...
知识产权既是科技创新的“护身符”,也是产业转型的“加速器”。近期,省委、省政府印发《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建设纲要》),对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明确我省知识产权发展目标 《建设纲要》对知识产权强...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是稳市场、保就业的主力军。3月17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2022年,全省共有17家认证机构参与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试点企业334家,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企业3690家、培训人员9651人次,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开展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主要是运用质量管理方法,精准帮扶中小微企业解决质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