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3日从中央网信办获悉,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探索不同区域条件下数字乡村发展路径和方法,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通知》要求,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和跨层级联动机制,做好数字乡村建设整体规划设计,整合用好相关支持政策和现有资源,以责任落实推动...
商务部、中央网信办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13日对外发布。《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在全国培育100个左右农村电商“领跑县”、1000家左右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1000个左右县域直播电商基地、10000名左右农村电商带头人。 《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设施完善、主体活跃、流通顺畅、服务高效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在全国培育100个左右农村电商“领跑县”...
“我们碰撞安全实验室引进的都是世界最先进的设备,碰撞过程中周围以及地下密集分布着高速相机,确保360度无死角记录试验过程。试验过程中用到的仿生假人体内分布着几十个传感器,可以精准掌握碰撞对车内驾乘人员的伤害情况。”郑州机动车质量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郑州汽检中心)业务负责人赵昊告诉记者。 机动车质量检测认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智能车辆系统联合创新重点实验室、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检验...
省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昨日公布2024年第二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第二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共计764个,总投资约1.8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5566亿元。 据了解,入选项目均符合高质量发展导向,符合我省重大战略布局,重点聚焦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基础支撑迭代升级、民生和社会事业改善等领域,是各行业领域引领性、示范性、带动性强的项目。 764个重点项目中,包含创新驱动能力提升项目42...
昨日,航空港区第一期航空港丝路电商大讲堂举行,年前招募的55名电商专家参加了本次大讲堂。大讲堂上,航空港区对17条电商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涵盖了产业园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平台运营、仓库办公用房租金、海外仓、跨境电商标准制定、融资支持等。“真金白银”17条中,现金奖励占了12条,另外5条分别为房租减免、活动补贴、设立资金池与专项资金。 “真金白银”17条 1.新建园区奖励 对于新建、运营的跨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词。在郑州龙子湖畔,在这个春天,一个叫“概验协同网”的新“物种”破土而出。这个全国首个概念验证协同网络,可以实现资源、信息、技术、人才、资本、服务、应用等场景生态圈各要素的“连珠成串”。 近日,记者走进智慧岛,去探寻“概念验证”的密码——何为“概念验证”?为何要在郑州设立该平台?又将如何建设这一平台?它将在未来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何等作用—— 打响概念验...
产业链安全和韧性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基石,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我国当前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一定的问题,比如产业链供应链整体上对外依赖性较高,产业链供应链‘断链’风险存在行业和区域差异等。”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河南省委会主委张震宇认为,应多措并举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自主可控。 张震宇建议,加快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政府现代化管理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知识...
全市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77亿元,增长34.3%,“知产”助力,企业“造血”功能不断增强。 第四届河南省专利奖近日揭晓,郑州荣获全部49个奖项中的21项;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8万余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1.3万余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3件,企业创新能力迅速提升。 全市拥有各级知识产权强企698家,创新主体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实。 …… ...
一粒小小的传感器,可赋能万物,感知大千世界;一枚晶莹的半导体,可转换光电,导向无尽未来。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已然成为科技竞争的主战场。省委、省政府着眼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将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列为全省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产业链。 汉威科技、仕佳光子分别在传感器、激光器芯片领域牵头实施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龙门实验室与中硅高科、...
近日,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月份,河南全省实际使用外资6751万美元,同比增长38.45%;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8家,增长123.53%。 据了解,去年以来,全省商务系统坚持“项目为王”,积极走出去、引进来,仅省级层面就牵头举办或组团参加十多场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并依托四个外资专班加大企业拜访、精准招商,充分吸引外资企业关注河南、了解河南,增加了投资河南的意愿。 经过大力招商,去...
3月7日,2024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在郑州举行,河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锐以《保持战略定力集聚创新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贡献科技力量》为题作报告。其中提到,2023年河南全省遴选“瞪羚”企业35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6万家,培育上市5家科技型企业。 报告指出,一年来,河南全省上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动...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今年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参加郑州市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郑州要以更大力度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培育发展新优势、增强发展新动能。 对此,郑州加快部署、迅速行动。省委常委、市委书...
记者昨日从高新区经济发展部了解到,辖区企业佛瑞德(郑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分级评级,成功获得河南省首张《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ISO56005)》国际标准1级证书,标志着企业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取得新突破。 ISO56005国际标准,是由我国率先发起,并通过ISO正式立项、起草制定和发布的首个涉及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国际标准。该标准以创新价值实现为核心导向,坚持创新管理与知识产权...
2月21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调研科技金融发展工作时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加快构建覆盖创新全周期的金融生态链,为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深化政策性科技金融探索,加大政府性资金存放业务倾斜力度,创新金融工具,丰富信贷产品,加强对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型中小企业、重要科技人才的融资支持。要将更多资金投向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科创企业,实现金融和科技良性循环、互促成长。 政府性...
截至2023年底,国内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9.4万件,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9万件,合计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四分之一。 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27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 王培章表示,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利成果“不愿转”“不会转”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今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七部门出台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提...
2月27日,记者从郑州市科技局获悉,“2024年全市引进外国专家及人才国际化培养项目”开始申报,最高可获得60万元的项目经费,旨在鼓励我市企事业单位积极引进外国人才与智力,选派优秀中青年人才赴国(境)外学习进修。 此次活动将重点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重点引进从事重大原始创新研究、有望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带动产业发展升级的高层次外国专家和专家团队。以提升我...
2月27日,全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链培育工作推进会召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全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链培育工作,加快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链创新发展。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范建勋作工作部署。会议指出,智能传感器在数智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培育智能传感器产业链是我市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举措。会议强调,要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一年之计在于春。龙年春节过后,郑东新区党工委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2月24日召开,安排部署加快中原科技城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当好全市发展的“火车头”、创新的“发动机”。 2023年,郑东新区GDP完成1388.5亿元,同比增长7.4%;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39.9亿元,同比增长28.9%;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78.66亿元,同比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626.4亿元,同比增长...
当下,新质生产力已是各领域最“出圈”的热词之一。昨日,记者从郑东新区了解到,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联合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将面向河南省28条,郑州市20条重点产业链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概念验证、应用场景、新研科技三大板块项目,围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开放创新的技术交易生态圈,助力河南国家创新高地建设。 本次征集中,郑州技术交易市场联合了中原股权交易中心、省人才集团、科技金融广场等众多科技服务主体,北理工郑...
记者昨日从省科技厅获悉,2023年我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367亿元,同比增长33%,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是继2022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后,再次实现高速发展。 2023年,我省高新技术领域技术交易保持高速增长趋势,成交额达到710亿元,占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的52%。高新技术领域中,先进制造领域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60亿元,占比37%,位列第一。 在我省,企业仍是技术交易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