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市今年新增城镇就业5.0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41.5%。昨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采取多项措施,确保高质量做好就业创业工作。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04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0.89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2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41.5%;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42.8%。组织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0.92万人次。 ...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定信心,果断应对,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并加大实施力度,按照总体思路和政...
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采取系列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提速提质发展。 布局 ★以郑州为中心发展整车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客车、乘用车、载货车;产业基础较好的地方重点发展配套产业,引进培育核心零部件龙头企业,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以郑州、许昌、鹤壁、焦作等市为重点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基地 目标 到2025年 ★新能...
“场所码”是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一项重要举措。5月22日,记者从省卫健委获悉,全省加速“场所码”推广使用,5月底前,郑州市实现“场所码”全覆盖;6月底前,全省实现“场所码”全覆盖。 根据《河南省“场所码”推广实施方案》要求,对有多个入口的商场、超市、酒店、写字楼等场所,实行一门一码;大型商业综合体内店面,无论大小,实行一店一码。目前,全省各地都在加快推广使用“场所码”,确保所有适合场所“应设尽设...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提出七项重要政策,即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新年伊始,我省正通过大力实施“十大战略”,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七项政策,其中,科技政策要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等。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将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强调做强创新平台,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完善创新制度,优化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等,与科技政策的相关要求高度契合。 如何实现科技政策扎实落地?1月3日,记...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数字化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了今年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重点任务,“加快构建高水平新基建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打造数字生态。” “我省作为...
记者昨日从省教育厅获悉,省教育厅等八部门近日联合编制了《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8项32条重点任务,并对重要工程项目排出“时间表”。 2025年全部学校完成校园网全光网改造 校园网络提升工程。《规划》提出,加快校园网络的全光网改造,促进校园有线网、无线网、5G网络、物联网有机融合。2025年,全部学校完成校园网全光网改造和无线网络全覆盖。 中小学和中职学校数字校园达标工程。...
记者昨日从省科技厅获悉,科技部近日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我省意谷创业孵化器等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至此,我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59家。 近年来,省科技厅坚持统筹布局、分类指导,扎实开展双创载体的培育建设工作。注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孵化载体注重提升企业孵化质量,向高质量、专业化方向发展。按照“达标即准”的原则,最大限度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兴建、运营...
5月18日,记者从郑州市科技局获悉,今年前4月,我市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000家,达到4043家,完成省定年度目标近60%,占全省入库企业总数49%,稳居全省首位。 据介绍,我市将全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点工作,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纳入各开发区、区县(市)年度目标任务,市科技局成立专人专班,随时受理企业评价材料,加快企业资料的审核,为企...
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工信部“2022年新增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下简称“双跨平台”)名单日前通过公示,全国共有14个平台入围,河南省推选的天瑞集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天信工业互联网平台榜上有名。这是我省入选的首个双跨平台,实现了河南工业互联网平台跻身“国家队”零的突破。 自2019年工信部首次公布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清单以来,迄今全国共遴选了29家双跨平...
省统计局昨日发布信息,根据国家统计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我省今年一季度商品、服务类电子商务交易额为2765.9亿元,居全国第12位,比上年同期增长2.6%,呈小幅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我省一季度电子商务交易种类以商品类、对单位交易为主。一季度全省商品类交易额为2212.99亿元,同比增长2%,占商品、服务类交易额比重为80%;服务类交易额为552.90亿元,同比增长16.8%。 本省...
记者16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1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明确将通过部门联动、上下推动、市场带动,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全面融通,着力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生态。 《通知》提出,到2025年,引导大企业通过生态构建、基...
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能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河南再次发力——5月16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我省印发《关于营造更好环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实施方案》,提出系列硬核措施。 根据《方案》,到“十四五”末,我省要形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制度体系,建立覆盖科技型企业初创与成长阶段的政策服务体系,营造全社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环境氛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2万家;...
如何及时发现和精准培育高新企业,加快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日前,高新区创新积分制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已为2173家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综合量化评价。 2020年12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企业创新积分制首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后,郑州高新区将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服务平台与创新积分制工作充分结合,提出了“20+N”的郑州高新区创新积分制指标体系,并制定了试点实施方案,于2021年12月获批第二批创新...
高速铁路、5G网络等建设世界领先,“天问”探火星、“嫦娥”登月球、“神十三”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1%提高到2.44%,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由第34位上升到第12位…… 记者从12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是2012年的2.7倍,基础研究经费是2012年的3.4倍。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十年上升了22位...
昨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获悉,我省近日印发《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工作方案》,将采取一揽子有力措施,统筹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更好发挥服务业作为就业最大“容纳器”的功能,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方案》提出十条涉及服务业的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包括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扩大“六税两费”适用范围,由增值税...
为全面推动项目建设再提速,近日,河南省三禾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智能输配电装备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经开区举行。 该项目投产后两年内将增加销售产值15000万元,预计增加利税1000万元。并在未来5年将保持15%的企业效益及利税增长速度。积极履行纳税人责任,完成各项税收入库,同时增加200人的就业岗位。项目建成后会成为产业特色明显、规模效益显著、资源利用高效的新型现代化标准示范单位。 河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5月5日召开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今年3月以来,经过全国上下勠力同心、并肩作战,我们经受住了武汉保卫战以来最为严峻的防控考验,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