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是稳市场、保就业的主力军。3月17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2022年,全省共有17家认证机构参与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试点企业334家,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企业3690家、培训人员9651人次,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开展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主要是运用质量管理方法,精准帮扶中小微企业解决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小微企业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推动全省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行业发展水平整体提高。 以南阳艾为例,试点企业提升成效显著,整个行业的品牌效应越来越突出。...
3月17日,记者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为提升我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该厅日前出台了《河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管理办法》,旨在通过集群培育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关键环节配套能力,“十四五”期间,在全省范围内认定30个左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定位在县级区划范围内,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导产业聚焦、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高效、治理服务完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集群主导产业为所在县域的支柱或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居细分领域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有较高的集...
3月19日,记者从省政府国资委获悉,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我省2家国企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据介绍,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11家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组织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同步开展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双示范”行动。经过企业申报、专家评审、征求意见等环节,最终确定示范企业名单。全国共有上海汽车集团等7家地方国有企业入选“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200家央地国企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3月15日,记者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了第五批共120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名单,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南阳防爆电器研究所有限公司、郑州轻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6家河南机构上榜。 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提供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试验验证、产业信息、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业务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补短板领域。 入选的平台多为“标准引领者”或“公...
3月14日,省商务厅公布全省第六批品牌消费集聚区名单,截至目前,河南省品牌消费集聚区已增至104家。 品牌消费集聚区是以商贸为主体,具备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集聚较多品牌,经营状况良好,已探索发展智慧零售或基本完成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大型商业综合设施。省商务厅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省重点监测的85家品牌消费集聚区营业额同比增长50.1%、客流量同比增长74.6%;初步统计,品牌消费集聚区前2个月的营业额、客流量增幅均在50%以上,为全省消费市场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我省自2014年开始在全省开展品...
为进一步扩大科技政策覆盖面,实现政策助企“零距离”,提升服务企业效能,近日,惠济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惠济区统计局、惠济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联合举办2023年惠济区“万人助万企”科技政策宣讲暨银企对接会,新城街道办事处、郑州银行和6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参加。 培训会上,郑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导师李虹围绕市级研发费用政策体系,重点对财税政策、研发费用补贴、研发归集统计等作了深入解读;郑州市科技局生产力中心高级咨询师温波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企业评价入库采取“案例解剖”方式予以详细讲解;区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就规上企业统计填报、数据整理、归集科目等展开实操培训;郑州银行相关负责人围绕政...
按下启动键,分布于不同“工序”的机器人灵活旋转“手臂”,快速完成一道道装配工序,即使是如针般细的零件,也能精准装入基座中……而与机器人的“忙碌”形成对比的,现场只有几位工作人员实时监测数十台设备生产线上的运行情况。这是记者13日在探访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时看到的生产场景。 位于高新区的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载人航天和绕月探测等国家重点工程中,空间站、神舟、嫦娥、北斗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背后都有它的贡献。作为专业从事连接器及开关、仪器仪表、电缆网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航天电子骨干企业,近年来,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一直是配套电子仪器和电连接器的主要承制单位。大力实施“机器助人”战略,做数智化转...
3月13日,我市举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特聘科技顾问聘任仪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向德国国家工程与科学院院士张建伟颁发聘书,正式聘任张建伟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特聘科技顾问。 安伟代表市委、市政府欢迎张建伟院士参与家乡建设。他说,制造业是国家、地区发展的基础和筋骨。当前,郑州正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委战略部署,坚持把先进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持续壮大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型材料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产业基础厚实、应用场景丰富,与张建伟院士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希望张建伟院士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人才作用,助力郑州在科技...
近日,郑州市开发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2022年全市开发区建设情况的通报显示,2022年度全市17个开发区(含产业板块)排名中,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序全市第一名。 记者昨日从经开区管委会获悉,2022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郑州经开区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在多重困难矛盾交织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郑州经开区作为郑州市经济增长重要承载区和产业发展核心支撑区的主责担当,2022年,制造业发展汇聚新动能,获批打造新能源...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近日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进会,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开展“三标”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进度,改革创新、开放发展,着力推动市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步入快车道,努力打造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四梁八柱”,为郑州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吕挺琳、虎强、李党生、史占勇、陈宏伟、陈红民、马志峰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市管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总体进展情况汇报,9家新组建国有企业负责同志作发言。 安伟指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在提升城市建设运营水平、赋能产业发展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全面开展“三标”活动,进一步加大力度...
今年全国两会上,科技创新话题备受关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1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将其作为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动员全省高校、科研院所投身研发全覆盖工作,极大激发了企业创新热情,由此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千亿元大关。本报记者蹲点创新一线,推出系列报道,探访不同类型企业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创新密码”。 □本报记者 尹江勇 3月8日,记者一走进业内称为“三磨所”的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就留意到...
3月9日上午,金水区举行“拼抢一季度 奋战开门红”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 签约仪式上集中签约了50个起点高、体量大、带动性强的高质量项目,涵盖智能制造、氢能源、元宇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总部经济、平台经济、都市文旅和高端商贸等领域,签约总金额达328亿元。 一些区域总部或旗舰店也是首次导入郑州。新签约的元宇宙项目9个,分别为广州紫为云元宇宙中原总部、杭州数梦工厂北方运营中心、深圳来画虚拟数字人河南区域运营中心、上海亮风台华中区域研发中心及运营总部等企业。其中,亮风台(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首批AR(增强现实)专业公司之一,国际领先的AR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致力于打造5G时代的AR平台,计划...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为新时代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河南是中部地区首先提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省份,聚焦国家重要决策部署,以前瞻30年的眼光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作为“十大战略”之首,育先机、开新局。省会郑州主动作为,抢抓河南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实施“十大战略”有利契机,加速奔跑在建设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新赛道上,正在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来自河南的代表委员们围绕“积极抢占创新人才高地”话题展开热...
城市每天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既是城市活动的轨迹,也是城市治理的密码。 日前,记者在郑州市智慧城市综合运行指挥中心的大屏上看到,有关全市交通出行、综合研判、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生态环保等各领域的数据信息不断滚动更新,这些数据正在实时、精细地感知着城市的“心跳”和“脉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郑州以“数”致胜,坚持用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城市建设、迭代升级“城市大脑”,深化城市的智慧含量,城市治理现代化再上新台阶。 全力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功能日益强化,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效率和水平,是实现城市管理智慧化...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要特征。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为总目标,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加快“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以风雨兼程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拼经济,千方百计促发展,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郑州篇章。 本报特推出【家国同春】——中国式现代化的“郑州图景”大型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郑州市全力以赴跑出高质量发展“加...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要特征。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为总目标,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加快“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以风雨兼程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拼经济,千方百计促发展,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郑州篇章。 本报特推出【家国同春】——中国式现代化的“郑州图景”大型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郑州市全力以赴跑出高质量发展“加...
3月6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会见德国国家工程与科学院院士、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建伟,双方就深化人工智能赋能、虚拟场景应用、人才引育等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 安伟对张建伟院士长期以来关心关注家乡郑州发展表示感谢。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作为加快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海量的应用场景,当前正在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大力引进高水平创新人才,强化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希望张建伟院士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分领域、分企业为郑州科技创新事业把脉...
“出发喽!”3月4日下午,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出发厅,省商务厅带队,我省39家外贸企业组团前往德国、比利时、瑞士等欧洲国家参加展会、举办活动,拓市场、抢订单。 德国国际磨削技术与设备展是经贸团此行重要一站。据了解,该展会是国际磨削技术行业知名盛会,也是我省磨削领域企业进军德国乃至欧洲市场的重要贸易平台。 “这一展会与河南产业发展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秘书长孙兆达介绍,超硬材料磨削工具是支撑先进制造业的必备工具,在超硬材料技术研发领域,我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20年,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
2月21日,中原食品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授牌仪式在漯河举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原食品实验室主任任发政及科学家团队的见证下,双汇发展、中大恒源、金大地、三剑客四家企业入驻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 “中原食品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密切了科学家、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夯实了‘1+6+N’实验室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任发政表示,各研究团队要脚踏实地做调研、搞科研,精准解决企业“真问题”,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为推动河南食品产业升级再立新功。 据悉,去年9月22日,中原食品实验室正式揭牌,通过人才聚集、平台搭建的模式创新...
我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再增“生力军”。近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科技部近日公布46家2022年创新型产业集群名单,我省3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晋位,获批数量并列全国第三。 本次获批的3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分别是:安阳高新区先进钢铁材料制品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平顶山高新区高性能塑料及树脂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焦作高新区新能源汽车储能装置制造产业集群。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以创新驱动为特征,集聚产业链关联企业、研发和服务机构,通过分工合作和协同创新,形成的具有跨行业跨区域带动作用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形态。截至目前,我省已拥有8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分布于郑...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